巨型石斑魚別稱龍躉、鱸滑石斑、豬羔斑等,為鮨科石斑魚屬暖水性海洋底層魚類,大多生活于熱帶、亞熱帶的珊瑚礁海區。除了在我國西沙、南沙群島及海南島南部外,國外在紅海、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,南至澳大利亞,北達日本南部等海域也有分布,在大海中不輕易露面,有經驗的漁民往往用延繩釣、手釣或底拖網捕獲它。
巨型石斑魚體型呈長橢圓形,側扁而粗壯,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.0-3.6倍,頭背部斜直,眶間區微凸,眼小,短于吻長,口大,魚頭部、體側及各鰭均散布著很多青黑色斑點,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,兩側齒細尖,下頜約2-5列,前鰓蓋骨后緣微具鋸齒,下緣光滑,體被細小櫛鱗,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。
巨型石斑魚體長一般為100厘米左右,最長達200厘米,重達200千克,腹鰭腹位,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,胸鰭圓形,中央之鰭條長于上下方之鰭條,且長于腹鰭,但短于后眼眶長,尾鰭圓形,體側及頭部呈淡灰綠色或褐色,散布者暗橘紅色或深褐色的圓形深色斑點,斑點中央色澤較周圍深,體側另有一大型的暗色斑塊位于背鰭最后四根硬棘之基部上,有些魚會有5條暗色垂直斑紋。
2011年8月,廣西北海漁民在北部灣海面捕捉到一條206斤巨型石斑魚。2012年,香港油麻地鬧市某火鍋店店主購入一條巨型龍躉,當時還出動吊臂車來進行作業,引起一眾路人圍觀,據悉這條巨型龍躉重達640斤、長約2.4米,估計已有200歲的高齡。2013年11月,北海漁民在北部灣海域作業時,撈起一條105公斤的龍躉,長1.7米。